野生银狐在哪?
中国境内没有纯白色银狐,所谓“野生的”根本就不存在! 这个问题有误区,首先,我们得弄清楚几个问题:什么叫做野生?什么又叫做家养?从野生变家养这个过程是否存在?如果存在,又有什么样的事实依据呢?
1、先说说什么叫做野生,再说说什么叫做家养。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对于“野生动物”的定义是: “野生动物”是指天然繁殖或在野外环境成长,非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。 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出: 野生动物=天生繁殖的+野外成长的 于是我们再来看看被提问者所说的“野生银狐”的概念: 从概念上我们能看出,提问者所说的“野生银狐”实际上指的是“野生颜色较浅的银狐”;而回答者所说“家养的银狐染色了变成白的”显然就是错误的,因为染色是一种人为改变动物体表色素的方法,而无论人工还是自然情况下,色素的变化都是“由浅入深”的过程,不可能由“深色”变为“浅色”(当然,这里所说的“深色”和“浅色”并不是在学术意义上对深色、浅色的定义)。所以从这一点上说,提问者和答主都错了,应该说是家养的银狐褪去了体表的色素变成了白色的。 但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从定义上来说,野生动物必然是天然繁殖的,但天然繁殖的不一定全是野生动物——也就是从自然状态下看,“是不是野生动物”与“是不是天然繁殖的”这两个概念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。这是因为,自然界除了存在个体发育的自然变异之外,还存在物种间的杂交,而这些杂交的后代是否属于野生动物,就取决于这个杂交能否产生可遗传的基因变化。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基因变化,则无论这种杂交多么频繁,产生的后代都不能算是野生动物,而是人工培育的品系。 举个现实的例子:现在人们所饲养的肉鸡(Caviar de Poulet)是由白羽肉鸡和乌骨鸡通过杂交得到的新品种,这种鸡既不是天然繁殖的,也不是野生动物,而是一种商品养殖动物。
2、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,从野生到家养的这个过程是否存在?如果有,又有怎样的依据呢? 我想说,从野生到家养的确是一个存在的事实,并且也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这个问题的答案。我以“白貂”为例进行说明吧。
白貂(White Fox)又叫斑纹貂、银貂,属于貂属(Amphibia),有毛目(Erinaceomorpha)的一个亚科,共有30个品种,主要分布于欧洲及亚洲,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。 白貂体型较小,雌雄区别不明显,体色为淡灰褐色,背部和臀部有黑色斑点。雄性胸腹部有6~8根黑色纵条纹。头部、颈部和胸部有白色条纹。四肢的颜色略深,为黑灰色。尾尖为黑色。眼睛呈暗棕色或黑褐色。 白貂的雌雄鉴别相对比较容易,但雌雄同体异型是最基本的识别方法。若还无法判断,可尝试用手指轻轻触摸皮肤,若是身体有皱褶,则为雄性,且皮肤触感粗糙,似砂纸;若身体平坦,触感细腻如少女肌肤,则是雌性。 白貂是一种食肉动物,主要以小型啮齿类、鸟类和昆虫等为食,也吃少量的植物性食物。
目前,白貂已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,被列入禁止贸易的名单之中。 综上所诉,所谓的“野生银狐”并不存在,但家养的狐狸经过退色处理变成“野生色”却是现实存在的;同时,从野生到家的养殖过程也是事实存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