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什么时候引入中国?
猫在明朝时传入了中国,现在民间流传的是“狸猫换太子”的故事 宋朝末年,民间传说里已经有了猫这种动物的存在,但当时猫很少,所以价很高。
《宋稗类钞》中有这样一条记载:“杭城鼠贼猖獗,人欲杀之……有以家猫鬻之者……”这里的“卖猫”实际上就是将小猫献给皇帝,用来捕捉耗子。可见在当时杭州,人们已经将猫看成了一种宠物。 但真正让猫普及起来的是明朝。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下过诏令:“广养猫儿,凡户一只,以为捕鼠之备。”于是家家户户都养猫了,甚至太监养的猫还要数倍于普通百姓。
明代的《帝京景物略》中就有关于御猫的记载:“宫中猫儿,一胎数十只,白色,世所罕见。每产,太妃、嫔娥必视其色,白如雪,留之;黑,弃之。”这些被选中的御猫们生活在皇宫大内,有的被赐予大臣,充当礼物,有的则在宫中繁殖,成为宫廷畜生(注:这个词儿有点意思)。到了清朝,宫中养的御猫甚至能和皇亲国戚们一样吃到鱼肉。 在明清时期,市场上也出现了猫粮和喂猫的器具,说明人们已经能够比较科学地饲养猫咪了。